2025年3月28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银龄科技工作者余热,彭州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市老科协”)组织农业老专家深入濛阳街道丰碑村,举办“菜—稻—菜”轮作及水稻生产技术培训班,以科技赋能大春生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活动吸引58名村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从业人员参与,现场发放技术资料130余份,受到农户热烈欢迎。
聚焦粮食安全,老科协精准送技下乡
培训班在丰碑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市老科协副秘书长丁穆松、薛峰,濛阳街道老科协会长黄彦良、秘书长王彭,丰碑村党委书记钟光辉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丁穆松强调:“保障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根基,老科协将凝聚银龄专家智慧,把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专家“把脉开方”,破解种植难题
市老科协农业服务团专家雷在福(高级农艺师)、沈益成(高级农艺师)担任主讲,围绕水稻旱育秧、机械化耕作、科学施肥等关键技术展开培训,并针对当前小麦赤霉病、蚜虫防治及莴笋、小白菜田间管理提出解决方案。
“选种要认准抗病品种,晒田控苗是关键环节!”雷在福结合本地气候特点,手把手传授水稻高产要领。沈益成则通过案例分析,讲解鲜食玉米与土豆轮作技术,现场农户频频点头记录。
田间课堂“接地气”,互动答疑暖民心
培训打破单向灌输模式,增设“老农经验分享”环节。当地种植大户甯大叔现身说法:“水稻移栽前深翻晒土,能减少病虫害,这是我30年的土办法!”专家随即补充科学依据,形成“土洋结合”的技术融合。
课后,专家团深入蔬菜基地现场指导,农户争相添加微信、留存电话。“专家随时在线答疑,咱种地更有底气了!”参训村民张大姐笑着说。
科技助农常态化,银龄力量续写新篇
此次培训是彭州市老科协2025年“银龄赋能乡村振兴”系列活动的首站。濛阳街道老科协表示,将依托市老科协资源,定期组织技术回访,跟踪解决生产难题。市老科协秘书长薛峰透露,年内还将在敖平镇、隆丰街道、致和街道、桂花镇、九尺、葛仙山镇等(街道)开展多场专项农技培训,推动“菜—稻—菜”轮作,“稻—芎”轮作模式普及和彭州酥梨管理技术等,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 (丁穆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