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诗人陆游在《天彭牡丹谱》中写道:“牡丹在中州,洛阳第一;在蜀,天彭第一”。
彭州市是全国三大牡丹观赏地:河南洛阳、山东荷泽、四川彭州。
每年4月,彭州牡丹花开,万紫千红、雍容华贵。自唐代以来彭州已有牡丹种植观赏的千年历史。1985年4月,彭州市举办第一届牡丹花会,至今已举办39届牡丹花会。1985年,彭州市政府确定牡丹花为彭州市市花,1999年彭州牡丹"金腰楼"参加昆明世界花博会,彭州牡丹参展牡丹展,与洛阳市一同被评为全国牡丹花银奖。2022年彭州市牡丹花会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彭州市有丹景山4A景区和牡丹保育中心、杨氏牡丹园、盛世翰林牡丹苑、天彭牡丹基地等7家牡丹种植观赏点有有近千亩牡丹花集中种植面积,其中,目前该市有20000多株金腰楼、彭州紫等牡丹名品。有牡丹花名品19个,芍药品种9个。
8月31日上午,成都市老科协副会长秘书长王宗全和副秘书长郭桂林、赵文豪一行到彭州市老科协参加彭州牡丹产业和文化发展调研座谈会。会议在彭州市利民巷彭州市老科协会议室举行。彭州市老科协党支部书记冯跃国、荣誉会长陈德友、副会长秘书长郑贵华、副秘书长陈晓燕、丁穆松和彭州市老科协牡丹产业和文化专委会老专家等参加会议。
彭州市老科协牡丹产业和文化专委会老专家赵月明、专委会主任刘光元就彭州牡丹悠久的历史文化,天彭牡丹在成都地区和四川省和全国的知名度,如何把天彭牡丹文化纳入成都文化,四川天府文化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彭州市老科协荣誉会长陈德友,将山东菏泽牡丹发展、糸列宣传推广方法与彭州市牡丹产业和文化对照,进行了发言。
成都市老科协副会长秘书长王宗全指出,老科协的工作要融入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去,我们的建言献策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开展,建议将彭州牡丹文化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相结合。彭州市老科协与成都市老科协共同撰写关于将天彭牡丹文化纳入四川“天府文化”的调研报告,送相关领导。彭州市老科协党支部书记冯跃国向成都市老科协副会长秘书长王宗全一行专程来彭州市老科协参加牡丹产业和文化调研座谈会表示欢迎和感谢。并表示要认真落实成都市老科协领导的建议和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彭州市牡丹及兰花产业和文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文件和会议精神,围绕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工作,助力彭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继续做好牡丹产业和文化调研。他强调,要充分发挥天彭牡丹的资源优势,厚植牡丹文化,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下功夫突破制约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升彭州牡丹宣传力度,把彭州市天彭牡丹文化纳入天府文化,着力打造好"天彭牡丹"这张靓丽的彭州城市名片,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建言献策。(丁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