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在线二维码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为什么是成都?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下线背后

来源:

红星新闻
2021-01-14 10:42:21

1月13日,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在成都下线启用。

而在6天前的1月7日,全国首列5G通信全自动驾驶新一代市域A型列车也在成都下线。

“十四五”开局之年,轨道交通大放异彩,“成都下线”捷报频传。

当前,成都正处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等新时代风口。随着成都轨道交通产业不断发力,“成都下线”将接连涌现。飞跑的列车,提高的不仅是市民的通勤效率,也牵引着千亿产业的腾飞。在这背后,不仅是轨道交通“成都造”的突破,更是校院企地融合集聚创新资源。

在“十四五”末期,成都轨道交通总运营及在建里程数有望达到850公里以上,将为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提供广阔的市场支撑。

从轨道交通“第四城”到千亿产业

成都成为全国第五大轨道交通零部件配套基地

新筑股份研制的有轨电车已通过CRCC认证,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综合试验线”已投入使用;

中车成都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全自动市域A型列车等新产品已顺利下线,联合西南交大正加紧新一代氢燃料混合动力有轨电车研制;

“成都造”新一代市域A型列车

中唐空铁研制的新能源空轨已完成4万公里试验数据采集;

中铁二院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担的海外工程已突破百项;

全球范围内有近2.6万台风机使用成都天马铁路轴承公司的产品,产品远销扩大到南极洲外的六大洲。

西南交大近20项核心技术,以及成都运达等近10个成都企业研制生产的10余类产品,在“复兴号”动车组上已得到应用。

阿尔斯通、时代电气、今创、新誉等近百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整车年产能突破2000辆,车辆装备本地配套率达40%,成都已具备地铁、有轨电车、悬挂式单轨等整车制造能力,以及中低速磁悬浮、动车组等轨道交通产品研制生产条件。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

成都市经信局介绍,目前,成都拥有轨道交通企业328家,已成为全国第五大轨道交通零部件配套基地、国内轨道交通产业链条最齐备城市之一。成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已纳入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2020年,成都全市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约达1450亿元。随着五线齐发,成都已累计开通13条城轨线路,运营里程达558公里,一跃成为国内轨道交通“第四城”。

从产业生态圈到三年改革攻坚

“四城一校”协同发展加快形成

产业起势,规划先行。根据《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蓝皮书(2019年)》,经过近三年努力,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已形成错位协同发展“一校一总部三基地”格局,由西南交通大学、金牛区研发总部、新都轨道交通制造基地和新津轨道交通制造基地组成。

成都市经信局推进金牛、新都、新津、蒲江四大产业功能区协同和差异化发展,四城一校协同发展格局加快形成。该局还组织修编和发布了《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修订版)》《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三年改革攻坚工作方案》《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建设规划(2019-2025)》等指导性文件。

成都轨道交通线网图图据成都轨道集团

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表示,正瞄准川藏铁路、成渝中线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开工建设,抢抓工程建设难度高、新装备新技术需求多、产业市场规模大等机遇,围绕创新研发、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等领域提前谋划、抢先布局,动态修订市级及各功能区“两图一表”,进一步理清功能区产业细分领域,高标准编制《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十四五”发展规划》。

成都还出台了一系列轨交产业生态圈重点支持政策措施。来自成都市发改委的消息,为支持轨交产业科技创新,支持在成都市落户并成功创建轨道交通领域国家级、省级、市级的科技研发及检验认证机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鼓励企业采用成都市研发的首(台)套装备,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产品在成都市地铁、川藏铁路、山地轨道交通、在建示范项目首次得到应用的企业,给予最高250万元奖励。

从“环交大智慧城”到产业功能区

校院企地融合集聚创新资源

2019年5月,成都市与西南交大联合主办“蓉”归故里西南交通大学校友返校日活动,包括“高温超导磁浮体验线”在内的交通黑科技就曾惊艳亮相,供参会者现场乘坐体验。“校企双进企业家进校园”西南交通大学专场活动同日举行。通过活动,100余家企业实现了125项科研成果和32项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而运营着558公里城市轨道线路的成都轨道集团,深入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机制,联合西南交大共同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引领带动教育产业创新提能。

校院企地深度融合,集聚优质创新资源。“成都下线”的背后,科技力量不容小觑。

利用在蓉重点高校及周边区域,成都精心布局,与8家在蓉“双一流”高校合作共建8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环交大智慧城”赫然在列,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知识多要素融合,建成科技成果转化主承接区,创新赋能效果正逐渐显现。

同时,坚持对内挖潜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纷纷破土而出。据成都科技局介绍,全市目前已研和在研项目达300余个,建成各类实验室50个。仅在成都科学城,成都已先后建成落户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中科院成都分院及各类下设院所等40个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

随着校院地合作的不断升级,成都还将和更多的省内外高校、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不断加强协同创新载体建设。

成都还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继而创新市校合作模式。探索校地共建园区管委会、合作成立园区管理公司,邀请高校科研人员到产业功能区担任首席科学家、特聘顾问、科技特派员。推行“企业提需求、学校给编制、地方给支持”模式,协同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科技人员在高校与园区双向流动。来源:红星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成都在线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成都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大运在线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党建在线查看更多+

政务在线查看更多+

热门专题

  • 图文组件

公益在线查看更多+

健康在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