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在线二维码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特区四十载成就旅游大城 未来打造全球重要旅游目的地

来源:

成都在线
2020-11-26 18:45:03

2020年10月22日,深圳第一辆旅游观光巴士启动,车上的游客透过双层全景天窗一路浏览城市风景,欣赏着绚丽鹏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红、蓝、黄3条主题线路可以分别带领各地游客去领略人文、科技生态、灯光夜景等不同主题的深圳美景。

看着繁华都市和青山碧海,谁曾想到:40年前,深圳只有一个外事接待站、两家旅行社、七家小旅店和几家简陋饭店。统计表明,1979年,深圳接待过夜的海外游客不足千人。

卌载岁月,在时间的打磨润色中,深圳从新笋露头到魅力十足,昔日的边陲小镇一步步变成国际化大都市。作为特区经济建设的重要行业,深圳旅游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强劲态势。

资料记载,1980年深圳旅游产值仅仅510万元,2019年全市旅游业的总收入达到1715亿,增长近33000倍。2019年,深圳被国际知名旅游杂志《孤独星球》评为2019年全球十大最佳旅行目的地城市。

2020年10月,深圳巴士集团旅游观光巴士正式开通。

城起:传统旅游资源有限,全域发展开拓无限

在深圳蛇口,停放着一艘家喻户晓的邮轮——中国第一座综合性的海上旅游中心“明华轮”。1984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登上“明华轮”,欣然题写了“海上世界”四个字。“明华轮”永久保留在蛇口,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意味着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开端。

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同志视察蛇口工业区,登上九层高的“明华轮”,欣然提笔写下了“海上世界”。林伟摄影

其实,在深圳这片土地上,没有名山大川,也没有名扬世界的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旅游资源匮乏。特区在建立之初,旅游基础较为薄弱。要发展旅游业,必须从固有的旅游发展思路中跳脱出来,因地制宜,另辟蹊径。

深圳发挥敢闯敢试的精神,借改革春风,凭借“创新”这柄利剑,一路杀出血路。以习近平总书记“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深圳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大战略,抢抓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机遇,构建政府、企业、社会聚力发展全域旅游的体制机制,整合各类旅游要素资源,统筹推进“山、海、城、人”协调发展,加快传统旅游转型升级,以更为广阔的空间全景化视角创新旅游业发展,实现全域旅游的多点开花与全面跨越,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深圳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

如今,在改革“开山炮”打响的地方,昔日的货运码头变成了华南地区首个国际水平的邮轮母港——太子湾邮轮母港,巨大的泊位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22万吨的邮轮。港区总建筑面积达170万平方米,获国家旅游局批准设立“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这里已成为深圳旅游产业挖掘新需求、开发新业态、全速驶向“蓝色经济”的重要依托。

2016年10月31日,太子湾邮轮母港正式启用。

从“明华轮”留驻蛇口到太子湾敞开怀抱,这是深圳旅游业发展腾飞的一道道缩影。城市与时代同频共振。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里,深圳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多次获得了宜居城市、文明城市、旅游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等荣誉。

深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山海泥田中艰难起步,突破旅游资源局限,率先在全国开发、兴办人造主题公园和度假村,掀起了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巨浪。从“明华轮”留驻蛇口到太子湾敞开怀抱,从诞生中国首个现代主题公园到成为“主题公园之都”,从边陲小镇到魅力之城,这是深圳旅游业发展腾飞的一道道缩影,向世人展示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深圳旅游创新奇迹。城市与时代同频共振。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里,深圳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多次获得了宜居城市、文明城市、旅游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等荣誉。

1989年,锦绣中华民俗村开业,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型主题公园。

人旺:旅游成深圳人必需品,滨海花园城市客似云来

旅游的主体本身是人,旅游经济是人的流动。在改革开放后,旅游开始进入消费者的视野。深圳特区作为连接香港和内地的“第一口岸”,见证了中国经济对外开放扩大的过程,真正实现了粤港互联互通。借助毗邻香港的有利条件和特区的特有优势,深圳人走在国内最前沿,成为了最早一批自由行游客。

深圳一家旅游企业的创始人回忆,“深一代”“深二代”都经历过,只要去过香港、澳门,那就被认为是十分时髦的人,哪怕当年还必须用跟团这种传统模式去“打卡”。那时候深圳像一个码头,迎来送往了一批批从深圳过关港澳的人,那是大家最早可接触到的“出境游”,而深圳是当时出境游的主场。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第一批富起来的深圳人开始去新马泰了,之后是欧美,再到小众旅游地的高端定制游,深圳也是最早与国际接轨的城市。

从周边游、国内游到出境游,从跟团到自由行、定制游,从线下门店到互联网、手机端,不断出现的创新旅行方式,完全改变了深圳人的旅游与生活。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深圳游客出行人数同比增长均超过50%,2019年相比2016年来看,增长超过了150%。深圳人的脚步在2019年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1000多个目的地。旅游在深圳人“购物清单”上的位置越来越靠前,逐渐从奢侈品走向了生活必需品。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集团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深圳出境旅游出发人数位居全国第5。

目前,深圳是全国最大的出入境旅游集散地。在深圳人不断向外走出去畅游世界的同时,随着特区建设和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深圳这座国际花园城市和现代化滨海城市也吸引着外地游客纷至沓来。

2020年8月,携程发布《40年七大改变深圳人的旅游方式》,盘点了深圳人旅游的历史进程。数据显示,广州、上海、北京、成都、杭州、南京、西安、重庆、武汉、厦门是深圳旅游的十大客源城市。2019年深圳接待国内游客11113.2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369.47亿元,比2015年增长率分为别为32.08%和45.98%。入境旅游市场也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19年深圳接待入境游客3361.81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为50.03亿美元。

2011年,深圳北站正式投入使用。

业兴:挖掘深圳特色,加速“旅游+”融合

2019年,深圳被国际知名旅游杂志《孤独星球》评为2019年全球十大最佳旅行目的地城市,成为国内唯一入选城市。消息一出就刷爆了深圳人的微信“朋友圈”。许多人不禁感慨:为什么是深圳?

旅游是包含食、住、行、游、购、娱的立体生态系统,旅游业的兴旺离不开对景点景区和服务配套的战略规划。深圳发挥优势,扬长补短,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体系结构,形成多样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序列。同时,通过抢抓政策机遇,着力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激发旅游业发展活力和动力。

在四十年的旅游业发展历程里,深圳集中优势,逐步做大做强做优主题公园。作为国内率先出现的主题乐园,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在南中国的深圳湾畔形成了中国最大的主题公园群,与东部华侨城等主题公园、大小梅沙滨海旅游片区一道广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成为海内外皆知的深圳旅游地标。

同时,深圳还推动青青世界、海上田园、龙岗中丝园、文博宫、园山风景区、甘坑客家小镇等深圳代表性景点转型升级,持续增加旅游吸引力。

依托青山碧海的原生态旅游资源,深圳发挥优势,将山海生态与文化度假相融合,打造全国婚庆旅游景点“玫瑰海岸”,累计接待 30 万对游客恋人,连续 8 年成为文博会分会场,现已成为南中国最大的以婚庆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在深圳最东端,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以七娘山为主体,海岸地貌景观带为主要界面,融合旅游接待点、地质资源点、景观资源点,形成了“一核”、“一带”、“三点”的“113”格局,将科普、探险、观光、餐饮、民宿集于一体,成为深圳又一张具有分量的旅游名片。2017年,大鹏新区获评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

大鹏半岛被誉为深圳“桃花源”,已成国际海滨旅游胜地。大鹏半岛地质公园总面积达150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98%。

身在国际化大都市,购物休闲是不可或缺的。深圳在四十年发展中,不断为旅游消费创造优质环境,南山欢乐海岸、蛇口海上世界、罗湖万象城、华强北步行街、深圳湾万象城、壹方天地、盐田中英街、海鲜街等一批热点都市休闲购物综合体在各区陆续“开花”。目前,深圳市共有 5000 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 121 个,其中10 万平方米以上的有22个。

欢乐海岸将主题商业与滨海旅游、休闲娱乐和文化创意融为一体。

在购物中不忘提炼和展示深圳城市文化,深圳还创新性地突破了传统的“土特产”的思想禁锢,开展“深圳礼物”评选,范围覆盖科技、文创、食品、饰品、传统工艺等门类。 2018 年,“深圳你好”“猫王·原子唱机”“一杯”“深圳南山荔枝壶”等 40 件“深圳礼物”出炉。这些“新特产”产品丰富,彰显了“深圳品牌”“深圳设计”“深圳创新”“深圳制造”“深圳精神”。

近些年来,“旅游+体育”“旅游+休闲”成为深圳积极探索的旅游新模式。深圳国际马拉松已连续四年荣获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参与人数超过3万人,2019 年成为国际田联路跑金标赛事,成功入选世界马拉松 50 强。每年,“深马”都会吸引大量的选手、观众来到深圳,数万名跑者在“最美滨海赛道”上尽情奔跑的画面随着赛事直播传遍海内外,成为深圳最生动的旅游宣传广告。

在户外休闲方面,以东西涌国际穿越、系列山地越野、自行车、游艇、帆船、划艇、潜水等为代表的生态运动休闲旅游产品成为深圳旅游新“热点”。在亲子游市场中,西丽果场、青青世界、观澜山水田园草莓园、光明农场等十大生态采摘园是许多家庭的心水之选。而全国首个人才主题公园、深圳湾公园西段栈道相继投入使用,为深圳这座“千园之城”再添靓丽风景线,方便市民休闲旅游。

深圳光明农场是集观光,休闲,度假,体育健身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随着城市发展,深圳夜景越来越绚丽璀璨。尤其近年来开启的“辉煌新时代”灯光表演,形成以市民中心为核心、平安金融中心为地标的夜景大展示,通过流光璀璨的光影方式讲述深圳的不平凡发展故事,展示深圳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和时尚大气的国际化形象,为市民和游客打造城市晚上公共文化空间,高峰期观看人数超过 20 万。此外,深圳依托蛇口海上世界、深圳湾公园、海岸城、人才公园、大剧院广场、大运中心等区域地标建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灯光表演,演绎滨海风情、都市风情、现代风情。

深圳大运中心2011年建成,是深圳首个集赛事、演艺、会展、商业、文娱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公众文体公园。胡超摄影

企强:龙头企业辐射全国,产业链条生机勃勃

行业的繁茂兴盛离不开企业的茁壮成长。随着旅游业发展水涨船高,深圳的旅游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华侨城集团雄踞世界旅游景区集团四强,华强集团位列世界旅游景区集团第九名,“甘坑客家小镇”被评为“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截至2019年底,深圳已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16家。

作为国内主题公园的龙头企业,华侨城集团在2019年度AECOM主题公园排名中首次进入全球前三,游客接待数量达到了5400万,超越了环球影城。累计接待游客4 亿多人次,稳居亚洲第一。“欢乐谷”荣获国内主题公园行业唯一中国驰名商标,已在全国七座城市建成开放。2020年,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还将协调推进华侨城集团在深文旅项目品质提升,构建丰富、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1998年,深圳欢乐谷建成开园,是一座集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中国现代主题乐园。 欧阳勇摄影

面对市场的新变化新趋势,深圳积极引导传统旅行社转型升级。2018年40家旅行社进入广东省旅行社行业协会评定的“2018年广东省百强旅行社”名单。截至2019年底,深圳共有旅行社985家,其中出境组团社231家;电子注册导游10426名,其中备案领队3018人。

深圳旅游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丰富的活动策划凝聚了广大旅游企业和配套产业。“中国旅游日”、“世界旅游日”、“深圳东进·扬帆四海”游艇旅游推广、深圳国际旅游博览会等系列活动,使得深圳作为全球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旅游企业积极参加深圳黄金海岸旅游节、大鹏国际户外嘉年华、深圳南山荔枝旅游文化节、坪山旅游文化节、沙井金蚝旅游文化节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同时,文博会、高交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读书月、深圳时装周以及深圳国际马拉松、WTA 及ATP 深圳公开赛、NBA中国赛深圳站、中国杯帆船赛等重大活动和赛事凸显了“旅游+”的融合力和辐射力,通过整合深圳航海运动学校,深圳法诺游艇、大庆游艇等制造企业,大鹏游艇会、七星湾游艇会和浪骑游艇会等产业终端,为深圳旅游产业链带来了勃勃生机。

位于深圳南澳的万科浪骑游艇会,是国内最早的会员制海上游艇俱乐部。

酒店作为旅游配套业也在深圳旅游业的强劲发展中成长壮大。从最初消费者朴素观念即满足基本住宿到现在包含星级酒店、家庭民宿等多样化住宿体验,改革开放步伐的飞速发展路径在酒店行业体现得非常清晰。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只有7家旅馆,资料记载1980年深圳旅游产值仅仅510万,经过40年的发展,2019年全市旅游业的总收入达到1715亿,接近33000倍的增长。深圳现有星级酒店86家,其中四星级标准酒店以上酒店数量41家,酒店年平均入住率64.43%,酒店业管理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水平向国际水准看齐。

创新: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发展机遇,打造全球重要旅游目的地

回望四十年发展之路,深圳特区始终以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开放为必然选择,以创新为发展命脉。从牌坊矮屋到穿云高楼,从渔船耕牛到高铁智能,从“走出去”到“引进来”,这种创新的基因使得深圳旅游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总结经验,继往开来,面对“双区驱动”重大发展机遇,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也列出了深圳旅游业发展“小目标”:

深圳将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加快创建彰显深圳城市文化魅力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培育“旅游+”新业态,高起点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旅游与多产业融合,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现代化文化和旅游龙头企业集团。

同时,深圳将推动文化旅游消费升级,借助科技与设计创新平台,打造高品质旅游购物品牌,擦亮“深圳礼物”名片,并且大力发展旅游“夜经济”,实施公共文化设施、A级景区夜间延时开放,丰富晚间消费业态。

在营销推广方面,深圳将完善政府主导、全产业链参与的全域旅游营销模式,探索成立政府、行业、媒体等共同参与的推广联盟,搭建深圳旅游融媒体矩阵营销平台,运用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创意策划和大数据,持续在境内推广“从深圳出发,看世界”城市旅游品牌,在境外推广“从深圳发现中国”(Discovery China from Shenzhen)城市旅游品牌。

深圳将推进全市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全域智慧旅游平台,全面提升游客旅游消费全链条的需求和体验,全方位推进深圳市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服务与管理水平,为我市“双区”建设增添动力。推动海陆空铁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均衡衔接,建成更具辐射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整体的山、海、城旅游路线,加快建设广覆盖、多层级、线上线下一体的游客中心,创建智慧旅游示范城市。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合作,深圳将策划更多粤港澳“一程多站”旅游精品线路,推进沙头角和罗湖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共建粤港澳宜居宜业宜游的休闲湾区。此外,还将与东莞、惠州等周边地区联合加快“海洋-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

1988年,深圳市福田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深圳将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深化国际文化和旅游交流。推广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便利签证,争取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15天免签政策,推动引客入深。深圳还将探索成立“世界湾区城市旅游联盟”,举办“世界湾区旅游发展大会”。

中国杯帆船赛2007年创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性大帆船赛事,也是唯一以“中国杯”命名的帆船赛事。

深圳傍海而生,因海而盛。借鉴和对标国际一流滨海旅游发展经验,深圳正在优化陆海空间格局,推进滨海空间塑造,统筹陆海资源配置,形成西部产业聚集、中部都市生活、东部山海度假的旅游发展格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标杆。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迎着“双区”建设的东风,深圳旅游产业的航船正驶向更广阔的远方,也必将迎来更灿烂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成都在线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成都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大运在线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党建在线查看更多+

政务在线查看更多+

热门专题

  • 图文组件

公益在线查看更多+

健康在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