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在线二维码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都市工业重塑成都中心城区产业竞争新优势

来源:

成都在线
2021-01-12 10:29:56

  
  成都都市工业示范点位机器人研制中心入驻企业卡诺普应用场景展示

  若探究纽约科创产业的发展,首先要观察其区位分工——这里的科创企业大多在中心城区聚集,以中城南区的熨斗区、切尔西地区、SOHO区和联合广场为起点,逐渐向曼哈顿下城和布鲁克林蔓延——这个无边界的科技产业聚集区被称为“硅巷”。

  成都,也在打造“硅巷”。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近日从成都市经信局获悉,成都公布了“5+1”区都市工业示范点位,共计20个。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成华区、锦江区和成都高新区均属成都中心城区,而此次公布的都市工业示范载体,可分为产业社区和特色楼宇,且每个载体均有自己不同的产业属性。

  “打造都市工业示范点位,是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都市工业发展的示范先行兵,能引领和带动‘中优’区域产业升级、功能提升、城市更新,从而推进全市都市工业发展,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本次遴选确定的20个点位,主要以5G通信、软件信息、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为示范重点,具有产业聚集度高、产出效益明显等特点,能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低污染、高产值

  助推中心城区有机更新

  “虽然说我们是一个工业企业,但主要以研发为主,不像传统的制造企业需要大规模生产。”成都华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日通讯”)公共关系部部长陈廷睿表示。

  华日通讯是成都一家典型的都市工业企业——研发、设计、制造都在办公楼宇里,但核心技术是自主研发,产品研发设计完毕后,产品零部件等元器件主要通过外协厂家进行生产或采购,公司再进行系统集成、组装、测试等。

  这一次,华日通讯所在的华日微波通讯产业楼作为特色楼宇,被列入了成都首批都市工业示范点位。

  在武侯区新经济和科技局工业运行科负责人冯波看来,华日通讯的特征正反映了都市工业“两低三高”的特性,“低能耗、低污染,以及高产值、高效益、高附加值,对中心城区来说,不需要很大空间,且产出效益很高,更有利于发挥城区资源优势”。

  陈廷睿也注意到,发展都市工业是顺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按照成都产业发展的政策,主城区着力发展总部经济和都市工业。”

  谈及武侯区都市工业发展方向,冯波表示,武侯区主导发展高端新材料和城市应急及服务产业,积极培育都市工业新业态,“这里还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比如在新材料方面,有四川大学材料科学转化基地、松山湖实验室中试基地等项目。”

  因此,一系列都市工业正在武侯区布局——规划布局了高端新材料转化基地,并依托京东西南总部基地,武侯区还可加快打造西部电商云谷特色街区;依托雏鹰创智腾飞园、成都燃气新总部基地等重大项目,打造科创空间生态、配套设施智慧的工业总部企业集聚区,建设都市楼宇工业谷……

  冯波表示,以特色楼宇、科创空间、产业社区为载体,武侯区正在加快构建都市工业生态圈。在他看来,都市工业也将进一步盘活低效闲置工业用地、加快集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完善都市工业政策服务体系,推进当地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推进企业“上楼”发展

  打造都市型工业新业态

  工业机器人是工业发展的关键科技,被创新领域誉为“皇冠上的宝石”。为此,国产焊接工业机器人的领头羊——成都卡诺普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诺普”)的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

  但很少有人想到,这家企业恰好在成都三环旁,离市中心仅数公里,仍属中心城区领域。2019年,公司转型工业机器人整机研产后,是国内第一家工业机器人市场化首年就突破千台套的企业,实现产值1.2亿元。

  对此,卡诺普副总经理邓世海的解释是,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往往对人才更加渴求,而如今人才在择业时,不仅对企业有要求,也对工作、生活的环境,甚至是城市产业发展的程度有所要求。比如,卡诺普目前有近一半的人员从事研发工作,而这些人才则关注便利的生活配套、良好的教育资源,“不得不选择在都市里或者周边进行生产”。

  这些需求恰好与成华区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成华区新经济和科技局工业运行科科长彭磊表示,一方面,位于中心城区的成华区是符合高端人才对工作、生活品质要求的,另一方面,比起拥有广袤土地资源的区域,中心城区也更需要卡诺普这样“能上楼”的企业——

  “上楼”是指,企业既有制造环节、同时又没有较大土地和能源的需求,可以通过专业楼宇,形成集聚效应。去年以来,成华区选择发展以智能终端为主体的数字通信产业集群、以机器人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以云研发设计云制造为突破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未来,这三个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核心企业将成为都市工业的招引攻坚对象。

  当然,为了吸引更多都市工业企业,下一步成华区还将针对新开工的标准厂房,在设计、配套上,更加深入考虑生产性服务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多载体支持。

  塑造成都版“硅巷”

  构建更为集约的工业发展新体系

  去年,成都曾向伦敦、纽约、东京和上海取经,完成了关于国际大都市规划建设的追踪研究。纽约大学瓦格纳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郭湛在当时提到,成都可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在老城区、旧建筑中“见缝插针”,积极植入科创空间,激发老旧社区活力,塑造成都版“硅巷”。

  其实,成都的“硅巷”早已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产业园区从东郊工业区起步,发展到遍布市域的116个工业园区,再到整合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从低成本、低门槛、高补贴集聚产业的工业集中区1.0版本,到以优惠政策引导和产业补贴吸引技术密集型企业集聚的高新区2.0版本,再到以提高功能复合率和宜业宜居度为导向的3.0版本—— 产业功能区。

  此后,成都提出要创新老城有机更新,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载体,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探索发展都市工业,吸引更多研发机构、创新企业集聚发展。

  去年,成都吹响了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号角,首次提出要大幅提升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比重,都市工业也是关键一环。

  如今,20个都市工业示范点位则是成都在新的一年里,开启的新号角——以示范点位为载体,未来,成都将在中心城区大力发展都市工业,在老城区、旧建筑中“见缝插针”,错位发展,因地制宜,寻找和提升工业领域的新动能。

  一个更科学、更集约的工业发展新体系拉开帷幕。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实习生 肖皓月

  原标题:都市工业重塑成都中心城区产业竞争新优势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成都在线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成都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大运在线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党建在线查看更多+

政务在线查看更多+

热门专题

  • 图文组件

公益在线查看更多+

健康在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