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在线二维码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制造强市,成都这样做

来源:

成都日报
2022-11-19 18:16:35

成都一家企业的无人化数字化生产车间

▲成都一家企业的无人化数字化生产车间

自主创新

从三家企业看成都制造变中求进

11月18日,成都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召开。这场以“推进制造强市建设”为主题的大会,再次吹响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冲锋号”。制造强市,怎么建?在会上交流的三家企业,藏着最好的答案。

“链主”企业带动千亿产业崛起

提起通威,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如今的通威已是中国乃至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推动力量。

在位于金堂的通威太阳能基地内,17条生产线一字排开,机器人小车忙着搬运物料,经过10道工序,加工成一片片太阳能电池片。如今,每分钟通威能生产1.46万片电池片,每天有约上百万电池片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

现场发言时,通威股份董事长谢毅介绍,作为国内光伏领域的龙头企业,同时也是成都绿色低碳产业“链主”企业,通威积极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带动一批光伏企业在蓉集聚发展。目前,成都已聚集了20多家光伏产业重点企业,为千亿光伏集群建设聚集了力量,形成了支撑。

灯塔工厂的数字化密码

在成都高新区,走进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先进的生产线上,技术操作工人寥寥,取而代之的是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凭借突出的工厂数字化水平,西门子成都早在2018年就被评为全球首批灯塔工厂。

在大会上,西门子成都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永利表示,通过数字化转型,西门子成都已逐渐迈向“智能工厂”,未来五年有机会成为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全球最大的运营工厂。针对数字化转型,李永利建议,制造企业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赋能蓝领员工能力成长。企业应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通过学习数字化工具,培养操作机器人的新型蓝领,成倍提升生产效率。数字化时代制造企业需要更加关注自主创新。数字化技术给制造业赋予了新的创新机会,企业能够从小项目入手,慢慢进入自主创新阶段,获得可持续竞争力。

由“零”到“整” “专精特新”的新动能

在位于成华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的卡诺普测试车间,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工业机器人,犹如等待检阅的士兵;一台六轴工业机器人正不知疲倦地做出厂前的各种测试,巨大的机械臂灵活上下翻飞,精度与速度成为它们的最大考验。

卡诺普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整机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凭借在控制器领域的不断创新,公司从“零”到“整”,介入机器人制造领域。如今,卡诺普已成为国内少数拥有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的企业之一,今年更是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坚持‘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回顾十年发展历程,卡诺普董事长李良军在大会发言时表示,企业能在机器人领域实现突破,首先是因为瞄准新赛道,做专做精工业机器人。同时,注重培育新动能,持之以恒注入研发力量推动技术创新,成功突破了多个关键技术,全面掌握电气系统的核心技术,解决了机器人的“卡脖子”难题。

卡诺普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进阶发展提供有利的成长启示与路径参考。故事背后,一个全新的“专精特新”时代正汹涌而来。据统计,各省、市、区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达到4357家,加上此前三批获批的4700多家,总计已超过9000家。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都正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引导中小企业专注细分市场,聚焦主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泰山

建圈强链

成都这两个区围绕链主做文章

成都如何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优势特色鲜明的制造强市。在大会上,成都高新区、新都区围绕大会主题作交流发言。

聚焦主导产业

助力航空科技自立自强

11月17日下午,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造访成都,吸引了众多关注。值得一提的是,C919客舱核心控制系统、信息系统、机载娱乐系统等都是“成都造”。其中机头部分在新都区生产。如今,以成都航空产业园为依托,新都区航空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产业建圈强链中,新都区注重“链主聚链属,主链拓辅链”。依托链主企业成飞,新都区做强航空整机产业链,集聚长之琳、永峰科技等42个优质项目,机加和钣金区18家企业投产,装配、工装区和成飞热表处理中心年内投用,航空产业园年内实现全功能运营。联合成发、涡轮院做强航空发动机产业链,集聚黎明机电、大金航太等9家配套企业,首台套反推/短舱产品即将下线,投资50亿元的科能燃机项目即将开工;推进厂所联动、企地联动、科资联动,共建第五代发动机“快反”中心,力争首台新品明年下线,为服务“国之大者”、助力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都贡献。

聚焦链主引育

推动本土企业能级跃升

作为成都制造业主阵地之一,成都高新区已拥有产值上千亿元的工业企业3家、百亿级企业6家,制造业上市企业2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家。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制造业“建圈强链”中,聚焦链主引育是关键。

聚焦“龙头升链主”,引聚上下游企业。以京东方为中心,高新区聚集出光兴产等新型显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43家。同时,聚焦“潜力股变生力军”,推动本土企业能级跃升,加速极米科技、迈克生物等一批具备链主潜质成长为产业新赛道的生力军。

不仅如此,高新区还聚焦“新锐部队”培育,打造本土高质量企业集群。迭代优化产业培育和企业服务政策体系,重点加强上市企业培育,鼓励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高新区已培育上市储备企业160余家,“新锐部队”正迅速成形。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泰山

绿色低碳

成都将大力发展光伏、锂电等产业

“作为一家集绿色环保电池材料研究、开发和生产为一体的高端科技企业,我们将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开发拓展电源材料的新领域,实现高科技绿色环保电源材料产业化,助力成都绿色低碳产业发展。”11月18日,在成都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成都巴莫科技的吴孟涛充满信心地说。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城市发展新赛道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共识。抢抓历史机遇,提前谋篇布局,在淮州“绿谷”,聚集了一批如巴莫科技、通威太阳能、通合新能源等企业,在这片6.8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由公园绿心、绿色制造空间、科技创新空间、幸福生活空间等构成的“一心、一环、三空间”格局下,成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圈”,正在加快形成。

成都光伏产业规模

近200亿元

在位于淮州新城的通威太阳能金堂生产基地中,5G智慧工厂内的多条生产线每天可生产太阳能电池片上百万片。与同等产能的通威智能制造生产线相比,科技赋能后的5G产线用工减少约62%,能源消耗降低约30%,生产效率提升约161%,进一步促进降本增效,提高了产品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我们致力于在成都建设辐射中国西部地区和面向欧洲市场的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生产基地。”通威太阳能金堂生产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将继续为绿色低碳产业链相关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了解到,成都市光伏产业规模近200亿元,以双流和金堂为核心承载,已集聚20余家重点企业,并依托多样高效的技术路线,在双流、彭州、简阳、崇州等地的工业厂房、楼宇建筑、乡村振兴项目等场景已形成约6MW(6兆瓦)示范规模。

到2025年成都绿色低碳优势产业

营收将达3000亿元

在《成都市“十四五”绿色转型发展规划》中提到,产业转型方面,成都将发展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推动存量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全面推广绿色循环生产方式,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体系之下,成都将打造特色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集群成员包括清洁能源制造产业、新型绿色服务业、“生态+”产业等。到2025年,成都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同时,还将大力发展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建强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今年,我们还开展了2022年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绿色低碳产业链项目申报工作,将在资金、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助力链主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招商引智企业(项目)发展。”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菲菲

原标题:制造强市,成都这样做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成都在线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成都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大运在线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党建在线查看更多+

政务在线查看更多+

热门专题

  • 图文组件

公益在线查看更多+

健康在线查看更多+